主机手游:热门手机游戏下载网站

主机手游首页|游戏合集|最近更新

您的位置:首页  →  攻略 → 《文明6》地图上的海怪,究竟有什么来头?

《文明6》地图上的海怪,究竟有什么来头?

日期:2022-10-21 14:37:30栏目:游戏攻略浏览:

《文明6》的游戏前期往往最为激烈,与每一回合都要花不少时间控制自己众多单位的行动、城市又硬又厚难以攻陷的后期相比,前期城市生产建设相对简便不少,而且可以用三四个单位便攻下其他文明的城池,对于希望尽早击败其他文明腾出未来发展空间的玩家而言这段时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游民星空   然而在密锣紧鼓地建设国家或是挥师四进的间歇,将镜头移到大陆以外,便会发现除了玩家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以外,世界并非空空如也。仿照羊皮纸风格的世界地图(如上)上,散落着放射出方位线的罗盘玫瑰,以及各色奇异的幻想动物。这些缺乏立体感的海怪似乎糅合了各种真实或是虚构的动物,长相诡异的巨鱼、长者小翅膀的海马、似龙又似蛇的海龙,看着就像中世纪教堂装饰的风格——这不奇怪,因为在欧洲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地图上,海洋区域还真的就是如此群魔乱舞的。毫无疑问,《文明6》的设计团队正是从古地图中汲取灵感,布置了这些沿用近一个世纪的装饰品来填补地图的空旷地带。
      神秘海域
      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以前,欧洲人的目光还垂直地仰视着天上的神明,始终没有把目光放在地平线之外,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住在出生的土地上,甚至从未走出过家乡方圆二十公里的范围。人们对海洋的涉足往往仅限于短距离的海洋贸易和渡海战争,至于更遥远的海洋腹地,只存活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再者,神秘、诡谲而又随时会发出汹涌怒涛的海洋也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因此,在14世纪以前,有能力而且有意愿进行跨大洋航行的只有穿行于太平洋诸岛的波利尼西亚人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北欧维京人。维京人不仅靠着先进的航海技术席卷欧洲沿岸,占领了整个英格兰,还曾经远渡重洋在北美的文兰建立了居住点,这也是为什么《文明6》里的挪威文明的特殊能力是在古典时代研发「造船术」科技后便可以进入海洋地格。然而维京人的长船并不适应大洋旅行,露天的甲板让他们在漫长旅途中经受风吹雨打,吃水不深让他们的船只容易被巨浪掀翻,更要命的是挤满人的船舱并没有多少容纳补给的空间,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前往美洲的路上必须前往格陵兰补给,并且在后来终于难以为继放弃了美洲的居住点,将“率先发现美洲”的美誉拱手让给了哥伦布。
  • 游民星空   典型的T-O地图,左边为北,上方亚洲,左下欧洲,右下非洲,这便是中世纪时欧洲人的世界观
      强如维京人也对大洋束手无策,更遑论欧陆人民了。于是一般人还是勤勤恳恳地埋头于领主的土地,为领主和教会奉献自己的劳动力,平淡地结婚生子,他们能知道的海洋也就仅限于传说中会唱歌勾引人的海妖了。中世纪如此闭塞的环境,导致地图的发展不进反退,古罗马时代对海岸线的测绘遗产被无情抛弃,世界在他们眼中只是简单的三大块,这便是臭名昭著的“T-O地图”。
      大航海时代
      然而这种状态始终是要被打破的。突如其来的几波黑死病肆虐过后,欧洲四处凋敝景象,昔日的领主也找不到足够的人手来维持农田的运作。另一方面王权不断扩张,开始收紧当初对领主们的宽容,领主们的庄园快速衰落瓦解,那个充斥着骑士精神和各种光怪陆离骑士传说的庄园时代就此远去。
      恰逢此时,香料贸易的通道被穆斯林所把持,过往商旅经过层层盘剥往往入不敷出,然而保存食物所需的香料又只能从亚洲贸易得来,出于传教和贸易的需求,人们不得不另寻他路前往亚洲。
  • 游民星空   卡拉维尔帆船,是大航海时代的主力船只,作为《刺客信条:黑旗》里的低级船只应该被玩家打沉了不少
      好在,早些时候中国的罗盘经阿拉伯人之手再传到欧洲,让欧洲的航海技术突飞猛进,而融合了阿拉伯技术的卡拉维尔帆船和克拉克帆船也在伊比利亚半岛出现,更高的稳定性和更大的船舱让远洋航行成为了可能。天时地利人和,大航海时代的东风就此席卷了欧洲沿岸,世界历史的新一幕正在徐徐开张。
      值得一提的是制图学。在《文明6》里,想要进入海洋地格就必须先研发「制图学」科技,现实也是如此,在烟波浩渺的海洋上想要找到正确的航路,一份相对准确的海图必不可少,至少不能是中世纪时那些充满臆想的地图。罗盘星盘的快速普及以及航海的巨大需求使得制图学在14世纪取得了长足发展,地图学终于走上了正轨。
  • 游民星空   1504年绘制的地图,可以见到散落其上的“罗盘玫瑰”
      在当时地图和海图上的主要定位方式并非现在所常用的经纬线网,而是在地图上画上一些中心点引出放射线,射线的方位与罗盘上的主要方位相重合,只要把罗盘和海图相对比就可以得出方向,这让当时的航海者终于可以绘制出准确的海岸线。后来人们为了美观和易于辨析给这些中心点添加了装饰以及指示北极星方向的功能,便成为了“罗盘玫瑰”,为地图的美观度增色不少。
  • 游民星空   当然提到这个名称,《暗黑破坏神3》的玩家们可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游戏中的一个戒指,名字正是来源于此,套装名称“无尽之途”和套装所需的另一个护符“旅者之誓”也充满了冒险时代的味道。

      海怪登场
      尽管有了堪用的船只可以进行远洋航行,不过堪用和好用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无论海上的风浪、食物短缺、坏血病还是敌国的攻击都会让航海艰难无比。举例来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船队在仅仅经过大西洋以后就已经陷入了缺衣少食的窘迫局面,而在航行结束后,5艘船270人组成的船队仅剩下1艘船和18人,早期航海之艰辛可见一斑。
      这也就意味着,在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个世纪里,人们一般只能沿着前人用性命开辟出来的少量航线航行,当然大部分船队也只需要前往亚洲进行香料贸易,少量的航线就足以满足他们的要求,至于此外的广阔世界,则在足足三个世纪后才探索完毕。
  • 游民星空
  • 游民星空   马格努斯的《海图》以及从中提取的怪物们
      对于他们而言,广袤的海域尽管已经掀开了面纱的一角,但其余部分依旧无比凶险,因此当时的制图人员依然充满敬畏地在地图代表未知海域的区域画上各色海怪以示危险,提醒水手们不要贸然接近——当然,也不尽是出于这么无私的原因,干干净净的地图其实也不少,在上面仔细画上这么多海怪和今天商家用心做海报是一样的,这些来自未知世界的生物可以有效激发观众的好奇心。或者还有一些更自私的目的,比如奥拉斯·马格努斯在1539年绘制的北欧海图上面遍布海怪,便是为了恐吓别国渔民,避免他们进入北欧海域争夺本地人的渔业资源
      想象与抄袭
      然而很容易想到的一点是:当时地图学家们自己肯定也没见过海怪,要一下子在地图上画这么多富有特色的海怪也还真是难为他们了,正如从没做过实验的学生被要求写论文一样,地图学家也想到了同一个点子:抄。
  • 游民星空   《无人深空》里的外星生物在外形上没太多开创性
      中世纪的欧洲便富有幻想动物的传统,今天的科学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足以让我们清晰地分清动植物的差别,但是想想林奈的植物分类系统也是18世纪的事,那时候中世纪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三百年。也就是说,中世纪时期的人并不怎么能分得清动植物之间的界限,甚至乎生物与非生物、想象与现实于他们而言都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是能够想象出来的东西他们都认为是有可能存在的,哪怕是半人半植物的生物他们看来也没什么不对,这让他们想象起动物来显得天马行空。相较而言,饱受科学浸淫的我们还处处要操心幻想动物的循环系统和运动能力,到最后想象出来的生物也自然富有地球生物的特征。
  • 游民星空   1562年的地图上出现的海妖塞壬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15-16世纪的地图学家们就把前人幻想的动物们顺势搬到了地图上来,再为了符合审美进行二次加工,就成为了地图上海怪的主力部队。最常见的便是塞壬,这种怪物最早出现于荷马史诗之中,能够哼唱优美的曲调让过往水手沉入梦乡,最后成为海妖的盘中餐。最早的描述里塞壬的形象是人首鸟身,只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其形象逐渐改变为了人首鱼身,再经由童话家的洗白摇身成为了美人鱼。
  • 游民星空   马格劳斯《海图》的一部分,图中怪物无疑是鲸的二次创作成果
  • 游民星空   瑞士圣马丁大教堂壁画中出现的“海象”
      海怪的另一个来源,就是对现实世界动物的二次创作,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是来源于水手们出海见闻口口相传的夸张化,比如鲸从呼吸孔中喷出的水柱毫无疑问就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是这个印象不怎么正面。今天我们对大海的态度和善得多,海豚之类的动物会给我们可爱的感觉,然而中世纪教会教导人们的是海洋中的住客往往是身负罪行的恶魔,所以在水手的眼中鲸喷出水柱也许跟怪物喷出地狱的火焰没什么两样,也难怪它们在地图中的形象总是显得十分狰狞。
  • 游民星空   《巫师2》中出现的克拉肯给杰洛特带来了不少麻烦
      常在影视游戏作品中现身的北海巨怪克拉肯则是两种渠道都用上了,早在12世纪的传说中便可以寻觅到它的踪影,而它本身却又很有可能是脱胎于现实中的巨乌贼。相传克拉肯体型庞大得可以连人带船轻松拉入海底,甚至本身的一部分常被水手们当作岛屿。
  • 游民星空   1584年在葡萄牙出版的《航海图鉴》,上面的海怪形象与《海图》中的十分相像
      早期的地图学家从过去的小说、手抄本和绘画作品之中左抄抄右抄抄,拼凑出了早期的海怪形象,然而人的想象力总是有限的,到了后面,就演变为地图之间互相抄,因此各种地图中出现的海怪形象往往大同小异。
     幻想的式微
      在航行次数不足的情况下,没有人可以在逻辑上反驳海怪的存在,一趟寻找海怪的航行,如果没有遇到海怪,则可以说是运气眷顾;若是船只遇上风暴沉没,反而会成为支持海怪存在的证据,这使得地图中的海怪兴盛了百余年。直至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以及冒险家们的英勇行动,海洋的面纱被逐步揭开,无数的航海经验表明了海怪并不存在于现实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让不伦不类的幻想怪物们失去了生存空间。
  • 游民星空   麦卡托在1569年绘制的世界地图,其中海怪的形象已经少了许多
      在16世纪,地图上还充斥着海怪的身影;而到了17世纪早期,那些奇幻而壮观的生物在地图上却几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中存在的物种,比如海象和面目不在狰狞的鲸鱼。而且这些动物出现的动机越来越“实用”,图中往往是人们追捕海洋生物的示意图。再到后面,动物更是在地图上销声匿迹,船舶的图像却与日俱增,船只既是安全路线的象征,又是国家实力的体现,无疑更得人们的欢心。
      那些在昏暗的油灯下,源于制图家们苦思冥想或是即兴创作的海怪们,悄无声息地退出了舞台,只有在斑驳的旧地图上,还沉淀着对未知大海想象力的痕迹。
  • 网友评论